浅谈S.M.A.R.T原则在班级目标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S.M.A.R.T原则是制定和实施班级目标的重要依据。文章从完善班集体制度建设、健全班集体管理网络和构建班集体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将S.M.A.R.T原则具体应用到班级目标管理中,从而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协调稳定发展,加强班级的凝聚力。
关键词:S.M.A.R.T原则 目标管理 评价反馈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指出:“人类生活中真正的刺激是未来的快乐。在教育技术中,这种未来的快乐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对象之一。”一个好的班集体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它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共同的活动。因此,班级的目标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S.M.A.R.T原则是制定和实施班级目标的重要依据,在班级目标管理中起着重大作用。
一.目标管理与S.M.A.R.T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因此,在班级的管理中,我们需要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自动地为实现目标而自觉奋斗,而这正是班级目标管理的主要特征。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的概念是美国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而目标管理即是指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而S.M.A.R.T原则是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S:(Specific) 代表具体,即目标要清晰、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M:(Measurable) 代表可度量,即目标要量化,就是一个目标的达成要有统一的、标准的、清晰的可度量的标尺;A:(Attainable) 代表可实现,即目标通过努力可以实现,就是跳起能摘到“桃子”;R:(Relevant) 代表现实性,即目标要和工作有相关性,就是目标在现实条件下是否可行、可操作;T(Time bound) 代表有时限,即目标的达成是有时间限制的。
无论是班级目标的设定还是班级管理目标的实施,S.M.A.R.T原则都是与目标管理密不可分的。
二.S.M.A.R.T原则在班级目标管理中的应用
1. 围绕S.M.A.R.T原则,构建班级管理目标机制。
(1) 构建具体化的班级管理目标
在班级组建之初,班集体综合目标的拟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班级实际,利用班会时间,开展“我为班级进一言”的讨论,拟定班集体的综合目标。但在“目标链”中,长远的目标有更大的社会价值,但不易立即见效;近期目标虽小但实在,较易实现。因此,在制定班级目标时,我们要将之具体化,可分为以下几个目标:
德育目标。结合教育局和校内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机遇,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寻找差距,提出“创建优秀班集体”的目标。
学习目标。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良好学风的养成。在学习目标制定时,我们要在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将班级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将综合目标与单科目标相结合。
技能目标。针对专业特点,在新生入学时明确该专业学习的目标,让学生了解要求达到的专业技能标准。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的回访交流,激发专业技能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制定各阶段具体的专业技能学习目标。
日常管理目标。管理目标的制订和实施至关重要,是实现其它目标的前提和保证。结合本班实际,制订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班级日常管理目标。
(2) 构建可度量化的班级管理目标
在构建可度量化的班级管理目标时,应该遵循“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的原则。在量化方面,我们可以紧密联系《学生操行等第量化考核细则》,直观地呈现班级和个人成长的足迹;从质化而言,严格执行《关于开展“星级学生”和“准星级学生”评定的方案》和开展“三好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等活动,树立典型和榜样。
(3) 构建可实现的班级管理目标
班级目标管理中制定的目标,需要具有可实现性。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和保障学生的参与度是不二法门。在构建可实现的班级管理目标时,我们可以通过定期召开班会的机会,全员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拟定;而在个人目标的确定方面,应树立可实现的理念,制定跳起来“摘桃”的目标,避免“摘星星”的目标的确立。
(4) 构建现实性的班级管理目标
班级目标管理中制定的目标,需要具有现实性。在职业院校中,无论是班级管理的总体目标,还是自我成长的个人目标,都需突出技能的重要性。片面强调文化课的学习,就会得不偿失。争创技能标兵,争创技能强班,就是一个现实性的班级管理目标。
(5) 构建有时限的班级管理目标
班级目标管理中制定的目标,需要具有时效性。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时,我们可以将之化分到每学年、每学期、每月,以至于每个人。没有时间限制的目标没有办法考核,或带来考核的不公,从而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2. 联系S.M.A.R.T原则,实施班级管理目标的尝试。
(1) 完善班集体制度建设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全面实施班级管理目标的前提是完善班集体制度建设。在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一日常规》等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不同班级可结合班内实际情况,利用开学之初的入学教育时间,通过班会研讨的形式,认真修订了具有班级特色的《学生操行等第量化考核细则》。而这份细则的出台,使得班级的目标管理做到了有“法”可依,更体现了S.M.A.R.T原则的可度量性。
为使本班的目标管理具有可实现性和现实性,各班可发动班集体,群策群力地制定出了一系列的班级管理条例,如值日班长制度、班级十“不”规范等。这些土生土长的班级制度,因非常符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班集体制度建设参考示例如下图:
(2) 健全班集体管理网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班干部的得力与否,能否形成稳定、高效的核心是一个班级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制定了具体化、可度量和可实现等特征的班级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健全班集体的管理网络,成为了切实有效地实行班级目标管理的关键。
在健全班集体管理网络时,本班紧密依靠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班委和轮流的值日班长,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班级管理网络。在值日班长制度方面,要求一日一结,保障班级管理的时效性。而在落实目标管理具体细节时,实施“班委负责制”,通过层层落实的网络化管理,确保确立的管理目标能行之有效。
班集体管理网络参考示例如下图:
(3)构建班集体评价反馈机制
目标管理其实是一种“信任型”的管理方式,是以班级完善的制度为依据,健全的班集体管理网络为实施手段的管理模式。但制定好的目标所实施的效果如何,需要落实到评价和反馈机制上。而且,S.M.A.R.T原则要求制定的班级目标具有可实现性和时限性,班级目标预定的时限到了,就要进行阶段性总结,评判提出的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便于下阶段工作的正常开展。班级可尝试通过定期召开的“班委会会议”和“值日班长会议”,对班级整体目标实现的效果进行阶段性总结,解决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了解班级个人目标的实现效果,促进个人的成长。与此同时,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法、调查法、谈话法,写周记等多种手段,了解学生在实现目标方面做出的努力,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目标实现方面克服困难,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班集体管理评价反馈机制参考示例如下图:
确定班级管理目标
完善班集体制度建设
健全班集体管理网络 信息反馈 效果评价 实施班级目标管理
总之,班集体目标管理是一个班级科学化管理的动态过程,而S.M.A.R.T原则也是科学有效的。只要我们在工作中的不断摸索和总结,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认真构建班级目标管理机制,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目标管理,一定会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雁. 《普通心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马卡连柯. 《教育诗》[M] 海天出版社,1998
3. 梁燕.《职中班级目标管理实践与思考》[J]《科学教育家》,2007年第7期
4. 沈卫华. 《班级目标管理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2002.10
5. Peter F. Drucker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M] Collins Business,2006.10
浅谈S.M.A.R.T原则在班级目标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S.M.A.R.T原则是制定和实施班级目标的重要依据。文章从完善班集体制度建设、健全班集体管理网络和构建班集体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将S.M.A.R.T原则具体应用到班级目标管理中,从而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协调稳定发展,加强班级的凝聚力。
关键词:S.M.A.R.T原则 目标管理 评价反馈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指出:“人类生活中真正的刺激是未来的快乐。在教育技术中,这种未来的快乐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对象之一。”一个好的班集体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它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共同的活动。因此,班级的目标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S.M.A.R.T原则是制定和实施班级目标的重要依据,在班级目标管理中起着重大作用。
一.目标管理与S.M.A.R.T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因此,在班级的管理中,我们需要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自动地为实现目标而自觉奋斗,而这正是班级目标管理的主要特征。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的概念是美国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而目标管理即是指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而S.M.A.R.T原则是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S:(Specific) 代表具体,即目标要清晰、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M:(Measurable) 代表可度量,即目标要量化,就是一个目标的达成要有统一的、标准的、清晰的可度量的标尺;A:(Attainable) 代表可实现,即目标通过努力可以实现,就是跳起能摘到“桃子”;R:(Relevant) 代表现实性,即目标要和工作有相关性,就是目标在现实条件下是否可行、可操作;T(Time bound) 代表有时限,即目标的达成是有时间限制的。
无论是班级目标的设定还是班级管理目标的实施,S.M.A.R.T原则都是与目标管理密不可分的。
二.S.M.A.R.T原则在班级目标管理中的应用
1. 围绕S.M.A.R.T原则,构建班级管理目标机制。
(1) 构建具体化的班级管理目标
在班级组建之初,班集体综合目标的拟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班级实际,利用班会时间,开展“我为班级进一言”的讨论,拟定班集体的综合目标。但在“目标链”中,长远的目标有更大的社会价值,但不易立即见效;近期目标虽小但实在,较易实现。因此,在制定班级目标时,我们要将之具体化,可分为以下几个目标:
德育目标。结合教育局和校内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机遇,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寻找差距,提出“创建优秀班集体”的目标。
学习目标。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良好学风的养成。在学习目标制定时,我们要在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将班级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将综合目标与单科目标相结合。
技能目标。针对专业特点,在新生入学时明确该专业学习的目标,让学生了解要求达到的专业技能标准。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的回访交流,激发专业技能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制定各阶段具体的专业技能学习目标。
日常管理目标。管理目标的制订和实施至关重要,是实现其它目标的前提和保证。结合本班实际,制订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班级日常管理目标。
(2) 构建可度量化的班级管理目标
在构建可度量化的班级管理目标时,应该遵循“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的原则。在量化方面,我们可以紧密联系《学生操行等第量化考核细则》,直观地呈现班级和个人成长的足迹;从质化而言,严格执行《关于开展“星级学生”和“准星级学生”评定的方案》和开展“三好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等活动,树立典型和榜样。
(3) 构建可实现的班级管理目标
班级目标管理中制定的目标,需要具有可实现性。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和保障学生的参与度是不二法门。在构建可实现的班级管理目标时,我们可以通过定期召开班会的机会,全员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拟定;而在个人目标的确定方面,应树立可实现的理念,制定跳起来“摘桃”的目标,避免“摘星星”的目标的确立。
(4) 构建现实性的班级管理目标
班级目标管理中制定的目标,需要具有现实性。在职业院校中,无论是班级管理的总体目标,还是自我成长的个人目标,都需突出技能的重要性。片面强调文化课的学习,就会得不偿失。争创技能标兵,争创技能强班,就是一个现实性的班级管理目标。
(5) 构建有时限的班级管理目标
班级目标管理中制定的目标,需要具有时效性。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时,我们可以将之化分到每学年、每学期、每月,以至于每个人。没有时间限制的目标没有办法考核,或带来考核的不公,从而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2. 联系S.M.A.R.T原则,实施班级管理目标的尝试。
(1) 完善班集体制度建设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全面实施班级管理目标的前提是完善班集体制度建设。在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一日常规》等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不同班级可结合班内实际情况,利用开学之初的入学教育时间,通过班会研讨的形式,认真修订了具有班级特色的《学生操行等第量化考核细则》。而这份细则的出台,使得班级的目标管理做到了有“法”可依,更体现了S.M.A.R.T原则的可度量性。
为使本班的目标管理具有可实现性和现实性,各班可发动班集体,群策群力地制定出了一系列的班级管理条例,如值日班长制度、班级十“不”规范等。这些土生土长的班级制度,因非常符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班集体制度建设参考示例如下图:
(2) 健全班集体管理网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班干部的得力与否,能否形成稳定、高效的核心是一个班级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制定了具体化、可度量和可实现等特征的班级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健全班集体的管理网络,成为了切实有效地实行班级目标管理的关键。
在健全班集体管理网络时,本班紧密依靠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班委和轮流的值日班长,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班级管理网络。在值日班长制度方面,要求一日一结,保障班级管理的时效性。而在落实目标管理具体细节时,实施“班委负责制”,通过层层落实的网络化管理,确保确立的管理目标能行之有效。
班集体管理网络参考示例如下图:
(3)构建班集体评价反馈机制
目标管理其实是一种“信任型”的管理方式,是以班级完善的制度为依据,健全的班集体管理网络为实施手段的管理模式。但制定好的目标所实施的效果如何,需要落实到评价和反馈机制上。而且,S.M.A.R.T原则要求制定的班级目标具有可实现性和时限性,班级目标预定的时限到了,就要进行阶段性总结,评判提出的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便于下阶段工作的正常开展。班级可尝试通过定期召开的“班委会会议”和“值日班长会议”,对班级整体目标实现的效果进行阶段性总结,解决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了解班级个人目标的实现效果,促进个人的成长。与此同时,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法、调查法、谈话法,写周记等多种手段,了解学生在实现目标方面做出的努力,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目标实现方面克服困难,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班集体管理评价反馈机制参考示例如下图:
确定班级管理目标
完善班集体制度建设
健全班集体管理网络 信息反馈 效果评价 实施班级目标管理
总之,班集体目标管理是一个班级科学化管理的动态过程,而S.M.A.R.T原则也是科学有效的。只要我们在工作中的不断摸索和总结,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认真构建班级目标管理机制,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目标管理,一定会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雁. 《普通心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马卡连柯. 《教育诗》[M] 海天出版社,1998
3. 梁燕.《职中班级目标管理实践与思考》[J]《科学教育家》,2007年第7期
4. 沈卫华. 《班级目标管理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2002.10
5. Peter F. Drucker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M] Collins Business,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