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点幽默又何妨
震泽实验小学勤幸分部 许敏宏
教育家米斯维特洛夫说:“我一直以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是的,在教学中,适当用一些幽默,能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会理解,在笑声中学会接受,在笑声中逐渐成长。教学幽默好似一帖润滑剂,在滋润师生心灵的同时,也把自己的魅力散落于教学工作的许多细小环节之中。
一、幽默,让良好习惯在笑声中站稳脚跟。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
须反复抓。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发现教师苦口婆心的劝说并没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收效甚微。而一次偶然的小事情让我发现,寓道理于幽默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笑声之中发现和领悟,能“事半功倍”。
近几天,我发现我们班学生喝水很厉害。满满一瓶纯净
水,不消一天,就能让它滴水不剩。而且,据我仔细观察,有许多小朋友课间喝水并非真正的“口渴”,只是“群体效应”:别人喝,我跟着喝。于是,有一天学生再一次要求换水时,我拎着空桶走进教室,故意一脸惊愕地说:“我们班怎么来了那么多骆驼?”学生都莫名其妙地看看我。我指了指空空的矿泉水桶说:“不是吗?不然你们喝那么多水储存在肚子里干什么?”学生听到这里,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有几个小朋友偷偷地把自己灌满水的瓶子塞进了课桌……从那以后,课间喝水的小朋友少了,往自己瓶子里灌水的小朋友没有了,而老师也不需要每天为他们换水了。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劝说,学生能否做到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呢?
当然,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不能总用幽默予以包裹,只
有恰当选择时机,寓道理于幽默之中,才能真正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幽默,让课堂交流在笑声中畅通进行
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情境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处
于愉快的情境中学生易产生自信心,快乐感;处于紧张、沉默的情境中,易产生痛苦和压抑。而教学幽默其独特的情绪感染力,能恰倒好处地活跃课堂心理气氛,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也使师生间交流更为畅通。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文中写
到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读这句话时声音很响亮,于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产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同学们都笑了,该同学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读了起来。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招显然要比直接告诉学生怎么读要高明得多。可见,教学幽默的笑是对所授知识的奇巧安排,是一种启迪智慧的笑。
三、幽默,让教学批评在笑声中提高实效
教学批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许多学生由于
定势往往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使得教学批评收效甚微。此时,教师可借助于幽默,不正面直接地否定学生的谬误,而是沿其逻辑引申发挥,在放大其谬误实质的同时,使其自悟,从而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
如在默写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很多学生
写成了“举头忘明月”。我在讲评时,并没有直接指出错误之处,而是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望、忘”,让学生用这两个字分别组词。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一望无边的望,忘记的忘。接着,我又在黑板上写下诗句:举头忘明月,并故意抑扬顿挫地解释道:诗人抬起头忘记了皎洁的月亮……教室里顿时哄然大笑起来,那些写错别字的学生看到我善意的目光,也跟着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如此,以幽默的语言来提醒暗示学生,使学生学得明白,记得牢固,强化了记忆,又活跃了课堂氛围。
四、幽默,让师生距离在笑声中无形拉近
曾经听过一位资深老教师的公开课,由于是借班上课,
课前,他在班中和学生进行闲话交流。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几个学生拘谨地举着手,小心翼翼地评价着:“您是一位名教师。”“听说您上课很精彩。”
“谢谢你们给了我这么高的评价。不过我觉得我就是一个和你爷爷差不多,长着一头白发,戴着眼镜的老头子。”
教室里马上爆发出一阵哄笑,学生也都变得轻松起来。
“现在你觉得我是怎样一个人?”
“你很和蔼!”“你很幽默!”“你很讨人喜欢!”……教室里学生开始七嘴八舌。
这么一个短短的交流,消除了学生心理上的紧张,学生感到这位老师很和蔼也很幽默,便轻轻松松上起了课。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寥寥几句看似随意的聊天,由于教师的巧妙定位,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而教学幽默更是一门艺术。在教育呼唤课改的今天,在学生呼唤新型教师的今天,我不禁要呼唤:教学,来点幽默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