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让心灵之约奏出交响曲

[日期:2008-12-22] 来源:  作者: [字体: ]

让心灵之约奏出交响曲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吴江爱德双语实验小学   张劼

    前不久,一份关于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2.06%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上有近三成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虽然这份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联想到在许多学校部分师生之间公开对立,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态度恶劣,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这一古老而崭新的话题。① 初为人师时,我们也曾刻意改变自己,用挑剔的眼光,习惯从一名班级管理者、纪律维持者的角度去看待学生,在学生面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完美得近乎完人。因为我们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时忘记了几年前我们自己也是学生,也一样调皮、贪玩,也会抵触老师的批评,也盼望老师关注自己。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更好地营造一个自由交流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会更加信任自己的老师。学生敢说了,教师才能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有互动的交流才能达到有效的谈话目的。这样的成长氛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是很有益处的。但是,要获得学生的信任,教师首先要抛出爱的橄榄枝。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有真爱心的教师  

    一项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心目中的好的教师具有以下特点:  1.      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学生,体贴理解学生; 2.        平等地对待学生,每天能用微笑面对学生;  3.        能督促学生抓紧时间;  4.        经常给学生鼓励,不打击、不训斥学生; 5.        不说套话,布置工作有重点; 6.        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给予学生心理指导  7.        能把学生的意见反映到学校领导那里去;  8.        能融入学生之中,有号召力、凝聚力,能带动班级活跃气氛; 9.        能如实公布班级的每一点进步和退步; 10.   博学多才,幽默风趣,性格好,易相处; 11.   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减轻学生学习心理负担; 12.   小事糊涂,大事清楚,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不管;  13.   经常开展有益于学生才能发挥的活动; 14.   教会学生怎样才能做好,而不是一味讲道理;  15.   经常和学生聊一些社会动态方面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  16.   不拿扣分来约束学生。② 在与学生的相处、沟通中,多一分爱的付出,就能收获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起着重要的作用。爱学生也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同样,教师的爱应该是无私的,优秀的孩子,他们身边从来不缺鲜花和掌声,也不会缺少爱,对于他们,教师爱的自然,爱的真切。但这份爱能否延伸到那些不怎么发光的孩子身上,让他们也感觉到同样自然、真切的爱,才是真爱心。正如李正西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有真爱心的教师,才是学生需要的好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老师的爱,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轻柔的抚摩、一个温柔的微笑、一次毫不吝啬的夸奖、甚至是一个善意的玩笑,就会立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给学生一颗爱心,得到的就是几十颗纯真的童心。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有慧心的教师    

    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首先应该是习得,哪怕是模仿,只要使用得当,对学生而言都是第一次。其次是积淀,可以来自与书本、也可以是生活、或成功的做法、或失败的教训……都能产生教育的智慧。比如,在班级管理中,德育常常是教师最头疼的问题,当学生出现了问题,我们常声色俱厉,不允许学生这样不允许学生那样,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帮他们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教师的一片苦心在滔滔不绝的说教中常常被学生误解,甚至产生排斥、抵触的情绪。其实让我们换一种方式。哪怕是沉默,也是一种态度,一种谴责,当教师沉默时,学生的心理就乱了,他们会做出种种猜测和预想,反复考虑老师要对自己说什么,并一次次反思自己的行为,问题出在哪里,在这样复杂的心理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经历了自我批评的过程。当然,沉默之后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当德育面临困境的时候,一味的指责只能疏远心灵的距离,教师需要一颗慧心去时刻发现教育最佳的切入点,要抓得住机遇,教育就能事半功倍,深入孩子的心灵。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有耐心的教师

     一次教育就能改变一个行为,这是理想的教育。而我们一线教师往往面临更多的是“屡教不改”的孩子。举一个普通又普遍的问题:拖拉作业,对于已经把拖拉当成“习惯”的孩子一次两次的教育常常是收效甚微的。我们班上也有这样一个孩子,几乎每天都要为未完成作业找这样那样的借口,甚至用自残来逃避。低年级时他还是一个标准的乖乖孩子,到了三年级,因为哥哥的逃学的影响,让他看到了懒惰的滋味,从此整整一个学年都为了作业和老师打游击,还逃学过两次,得知孩子的变化,妈妈心急如焚,天天到学校看着,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仍然拖拉严重。批评对他来说已经习惯了,为了培养他的责任心,我让他与课代表坐在一起,每天协助同桌收发作业,记录情况,这些工作挤占了他一半的课余时间,但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拖拉和不满,后来借着他出色的表现我跟他谈了责任心的意义,并开始每天看着他完成课堂作业,回作则每天打电话询问,务必让他完成,对他的承诺给予最大的鼓励与信任,孩子从最初对我排斥到慢慢接受我的好意,一切都源于坚持,就这样从每天都不完成作业到周末有些拖拉,到偶尔“忘记”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时好时坏,反反复复,整整持续了两年。老师不曾放弃,妈妈不曾放弃,在他出现反复的时候,老师的关心和鼓励犹如一剂强心剂,可以帮他安然度过每一个困难。在五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口算比赛,因为他在计算方面的出色表现,我让他代表班级出赛,赛前有大量的训练要完成,他也坚持下来了,最后夺得了第一名,并且在班干部大选中竞聘当上了劳动委员,每次值日生和大扫除他都管理得井井有条,根本不用我提醒和监督,对于这个付出多于收获的工作他一直都乐此不疲,在毕业前地最后一次就职演说中他谈到了“责任心”对他成长的帮助,并感谢老师能够容忍并帮助他度过那段迷失的日子。两年时间,对于一个孩子一生的来说是短暂的,但能用如此短暂的时间帮助孩子获得人生的一个历练就是老师最大的收获与动力。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以成为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他人的角色来要求自己。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柔软孩子的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这样的教育将会爆发出无穷的力量。                                                    

参考文献:

 ①李铁山 校本研究网 2006.05.15

②唐巨南 《学生喜欢怎样的班主任》 《德育报》2004年4月19日第707期

③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人民出版社 1981年出版。



阅读:
录入:adsy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健康?安全? ——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现状及思考
下一篇:莘塔小学开展校“书香班级”评比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新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