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市实验小学 吴伟红
一、案例背景
上学期开学后不久,我接到六年级小Z同学妈妈的电话,她说他的儿子现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儿子暑期里迷上了电脑游戏,趁父母工作忙,就整天上网打游戏。暑期快结束了,父母才察觉,就把电脑搬走了。从此,他食不知味,神情恍惚。更糟糕的是晚上睡不着,说一个人害怕,常做恶梦,只有搬到父母房里才能安心睡着。看着儿子日渐消瘦,妈妈带他去苏州儿童医院看心理门诊,医生说他是网络综合症,配了一些安定片,并让他的父母带他散散心,让他忘记电脑。父母就带他外出旅游,可他拒绝了;带他去吃他以前喜欢的食物,他还是提不起劲,总皱着眉,懒懒散散的样子。开学后,他的作业也常拖拉,任课老师也反映他学习成绩不理想,父母跟他谈话,可他置之不理,只好找我想想办法。
二、原因分析
当天,我就找当事人小Z进行谈心,了解原因。他一进门,耷拉着眼皮,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我问了他一些问题,他承认自己迷恋网络游戏,可他委屈地说现在的生活太单调,暑假里一个人在家觉得很没劲,想找同学玩,有的同学学乐器要考级,有的同学呆在家看电视,几个同学难得聚在一起也很无聊,在一起也是玩网络游戏。父母忙于工作,不管自己,有时一天也说不上一句话,有时总唠叨有没有做作业。自己的成绩在班上是后面的,也曾努力过,可进步不大,老师也不喜欢成绩差的学生,自己在同学面前很不自信。而网络游戏内容丰富,每次升级都会得到一些鼓励,觉得很过瘾,很放松,在游戏中找到一种自信。可后来,父母不让自己玩游戏了,觉得自己像陷入深渊,再也找不到那种美好感觉了。而开学后,父母对他的学习抓得很紧,双休日请来一个大学生监督他做作业,还请校外老师补数学,甚至怕他找同学玩电脑游戏,就禁止他外出。听了他的心里话,我了解了他迷恋游戏的原因,也找到了他目前行为的症结:因为他曾一度整天打游戏,精神极度兴奋,而后来却一刻也不能碰电脑,反差太大,他还沉浸在网络游戏所给他带来的刺激中,所以对其它事情不感兴趣,而晚上的恶梦内容跟他玩的冒险刺激游戏内容有关。
三、采取对策
青少年网络成瘾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主要来源于家庭教育误区、学校教育欠缺、社会不良文化对青少年人格成长的影响,网络成瘾只是这些问题的一个方面的具体反映。为此,必须从三方面入手。
1、转变当事人认识。我与小Z同学进行一次沟通,我首先表示对他目前的心情可以理解,然后问他想不想让自己变得快乐积极起来,在得到肯定答案后,让他明白目前的消极状态与他玩网络游戏是有关联的。随后,与他讨论网络游戏的利与弊,他很爽快地说玩电脑不好,会影响视力,影响学习,但自己控制不了。听了他的话,感觉他思想上对网络游戏有一些较正确的认识,就对他进行鼓励,然后探讨为什么自己不能控制的真正原因,让他明白是自己逃避现实生活,想在网络游戏中找到被人重视的感觉,他连连点头。我就与他分析,怎样才能赢得同学的敬佩,面对学习困难只想逃避,网络游戏玩得再好也不会得到同学的佩服,关键是如何面对现实,战胜困难,而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为将来作准备,所以必须把自己的精力和聪明才智用在学习上。对于玩网络游戏,只是作为学习之余的娱乐放松,而不是像前一个阶段这样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玩游戏上。
如果自己学会了控制,可以适当地玩一会儿,让家长做监督。小Z表示认同,但他说不玩游戏很难受,我告诉他一开始觉得难受,是很正常的,坚持住,过一段时间就会适应。实在想玩时,就看看电视,翻翻喜欢的书,或者大声唱唱歌,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而我相信你肯定能行,你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你已经坚持了十天,虽然是父母严格管教的结果,但你也作了配合。现在,是考验你意志力的时候,成败与否,就看你是否坚持到底了。小Z坚决地说会努力的。
2、转变家庭教育方式。对于小Z迷恋网络游戏,我感觉到主要原因是他的父母没有了解他的内心需求,他父母总是拿一个理想的目标来套不断成长的孩子,把自己的教育理想统统投到孩子身上,不顾及孩子成长的时刻表,不顾及孩子的个性特点,不自觉地重复着过激的、情绪化的行为,用各种方法催促孩子奔向那个目标。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孩子好。这种附加条件的爱,真的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吗?而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间,需要放松的时刻。再说,小Z现在已是十二岁的孩子,最想交往的对象是同学,家长一味地堵是没有好效果的。我觉得他的父母有很大责任,对于他能否走出迷恋电子游戏,家庭的影响与作用是关键。为此,我决定通过家访的形式,深入了解他的家庭教育,进行一次家庭心理辅导。
我对小Z的父母讲了我的分析,家长听了很认同,说自己因忙于工作,忽视了与儿子的沟通,现在,该怎么办?我对家长很快转变了认识表示欣赏,就建议他们和小Z商议,怎样制订切实的学习目标,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小Z看到父母心平气和的话语,情绪也放松了,和父母一起商议,并请我提建议,最后,我们一起为小Z设计了双休日的学习、休闲表,有一天时间是比较轻松的,他爸爸答应陪他和同学去打羽毛球,踢足球,为儿子创设发展正当爱好和与同学沟通交流的机会。
3、转变教师对他的态度。在使青少年从网络中脱离出来之后,不是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当初就是因为现实生活的不理想,特别是学习上的失败把他逼进网络游戏中,现在,他好不容易走出来了,学校生活状态如不改变,又会再次把他逼进网络游戏去找快乐和自信。为此,我与任主科的老师进行了一次沟通,把小Z的一些情况反馈给他们,他们也意识到平时对他的疏忽。然后,大家商量如何在学校里多关注他,让他培养新的、积极的兴趣、爱好,树立学习的自信,最后,大家认为先调整座位,让小Z与他的好朋友做同桌,让他的好朋友多与他交流,及时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同时,在课堂上,任课老师尽量让他发言,及时表扬他的点滴进步,还提议发扬他劳动比较积极的优点,让他担任劳动委员助理。大家统一认识后就开始落实到行动。
四、辅导后的效果与思考
小Z的父母和老师履行了诺言,Z渐渐忘了电子游戏,劳动委员助理干得很卖力,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久违的笑容又回到他脸上,一年后,他顺利毕业,成为一名有朝气的初中生了。
现在像小Z这样的孩子并不少,网络成瘾是个有关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综合问题。科学化的家庭教育、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学校教育和净化了的社会文化所构成的良好的青少年成长心理生态环境的建设,是防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根本途径。而现在开展 “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好比就是房子着火了,大家再去扑火。虽然这是我们必须做的,但是事实上还是晚了一步,是在“网瘾”成为事实后才开始解决的,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希望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多与孩子沟通,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满足他们正当的心灵需求,预防远比矫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