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市实验小学 吴伟红
当今,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和发展,各种家教经验和信息涌向家长。在城市中,一些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家长都自认为有一定的家教知识和见解,自诩为自己是民主型家庭教育。他们是否达到了他们期望的效果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作了一些调查,发现这些家庭中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新问题。
一、问题一—孩子能说会道而遇事无能。
1.案例简介:
小凡同学,五年级学生,父母是本科毕业生,从小在父母的教育下,阅读丰富。在老师眼里是个知识丰富、成绩优秀的学生,每次语文老师上公开课,他的发言赢得听课老师的微笑,为语文老师撑足场面,被同学称作“小周百通”。可他在生活方面很能力很低。如,上半年的一个星期日,妈妈炒菜时发现黄酒没了,就让他去楼下小店买,可过了半小时,还没回来。妈妈关掉煤气灶找他,看见他在小店门前等。问明原因,是店主不在,妈妈就大声地喊一声店主,店主应声出来。原来,店主一直在里面忙,小凡就在外面傻等。
2.问题症结——家长只重视孩子眼睛耳朵的锻炼,忽视手的锻炼。
随着社会开放的步伐,各种信息无孔不入,但我们的家庭教育是日渐封闭,家长忙于工作,平时很少带孩子出门,因为现在的住宅楼的住户来源较杂,孩子一般不来往,虽说有时在节假日,家长也带孩子外出旅游,但孩子很少真正体验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为了缓解这个矛盾,家长们都习惯想到让孩子在书本和电视中获得知识。这本是一个好习惯,但整天在书本中沉溺,他的生活方式是虚拟的,体验的事很少,遇到事情,他总喜欢退回到自我的世界中去。所以现在像小凡这样的孩子很多,他们知道的事情特别多,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他全知道,但是真的让他去做一件具体的事,他就傻眼了,正如教育专家王晓春曾指出的“现在的孩子怎么成了能说会道的傻子?”
3.行动措施:
(1)家庭内体验生活。要让孩子适当地、实实在在地参与家庭的生活与决策,让他们知道父母恩,知道家务劳动要付出艰辛。我校有个五年级孩子在父母教育下,知道要节省零用钱,自己的零用钱保管得很好,可每次上街,总缠着父母买着买那,父母掏多少钱,他全不在乎。有一天,家长在班主任的提醒下,让孩子当一个星期家长,让他管500元钱,负责一周家庭生活支出,如果多余就给孩子,少则让他用积攒的钱补上。孩子很高兴,五天过去了,500元钱只剩100元了,孩子舍不得给了,但有约在先,只好拿出来,但叮嘱家长买菜的数量少些。最后一天,孩子自己垫上了31元。从这以后,他看到喜欢的东西,不再想买就买了。
(2)家庭外体验生活。家长尽可能抽时间带孩子接触社会,参与真实的活动。有位教育专家说过:“孩子最好的老师既不是家长也不是学校教师,而是同龄人、小伙伴。”让孩子与同学一起学习、游戏,家长只要做些安全、后勤工作,可谓省事又有效,可以让孩子在活动中懂得谦让、懂得遵守规则。如,有个一年级孩子小西平时从不肯把自己心爱的玩具给小伙伴玩,家长给他讲过孔融让梨等故事,效果还是不理想。有次,他看到同学小白的一个玩具想借来玩,可小白也不肯,最后,在家长提醒下,他提出两人互相交换玩具,最后,两个人的要求都得到了满足。慢慢地,他愿意让同学分享他的好东西了。
二、问题二——孩子自尊心极强而自信心脆弱。
1.案例简介:
小涛同学喜欢老师、家长给他带“高帽子”,如果老师批评他,他就噘着嘴,生气;一表扬他,他就得意洋洋。他在上幼儿园小班时,老师夸他的画画得很好,他开始对画画产生了兴趣,越画越好,家长和老师不断进行夸奖。在上大班时,换了一个老师教画画,老师没有及时发现他的画画得不错,也没有表扬他,一个月后,他的画画热情降温了。后来,虽然老师给予他鼓励,他还是觉得自己的画没有得一等奖而自暴自弃。
2.问题症结——家长习惯南风暖吹而不忍北风冷掠。
因为这些年,西方的一些教育思想引进到国内,这些知识分子也接受这些思潮的洗礼,改变我们传统的严厉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以鼓励教育为主,现在学校教师也很少对孩子当众批评。赏识教育如春风吹遍中国。对孩子的批评尽量宛转,在对孩子批评之前,先夸夸他的优点,再蜻蜓点水地说说他的缺点。日积月累,你夸我夸,造成孩子日益膨胀的主要不是自尊心,而是虚荣心,他们的自信心却相反地减弱了,经不起批评了。
3、行动措施:
(1)创设挫折情境。平静的湖面练不出强悍的水手,因此,想法设法让他去体验挫折,体验到自以为是的这一面其实是虚张的。同时,对于他违反规则,让他接受惩罚。因为每个人的教育成长是“本我”与“超我”不断斗争、协调的过程,有时挫折则可以成为有效的动力。有个小黄同学在赞扬声中成长的,在家长眼中,他的缺点也是优点,他很自负,其他同学说他哪点不好,就生气,人缘关系很差,所以,民主评议“三好”学生总轮不到,家长开始认为是老师偏见。随着他年龄增大,脾气也见长,家长觉得吃不消了,找老师商议。班主任让他参加他最擅长的演讲比赛,但老师没有对他进行辅导,结果他只得了鼓励奖,他的内心得到触动,上课不再总抢别人的发言了,对同学的态度也有好转。
(2)表扬和鼓励恰到好处。家长要保持一种冷静的心态,实事求是地看待孩子的优缺点。在这类孩子成功时不要多表扬,而对于他遇到失败而沮丧时,则要鼓励他,让他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激发他真正的自信心。例如,前面提到的小涛同学,家长与学校老师进行充分沟通后,认为他的绘画是有潜力的,然后让他明白自己的绘画薄弱点在于色彩搭配和线条流畅方面有待努力,并对他进行鼓励,暑假里,他参加了美术学习班,经过一个假期的努力,他的画有了很大的进步,他的自信心真正地树立起来了。
三、问题三——孩子“四处挖井”而浅尝辄止。
1.案例简介
小辰同学从小聪慧,妈妈很早对他进行早期教育,为了挖掘他的潜能,4岁,给他报了画画班,一个学期后,发现他不感兴趣,画得平常,认为他这方面没有天赋,就让他练习钢琴,在父母的软硬政策下,他坚持练了一年,可最终没有发现有什么音乐天赋,只好放弃。后来,家长发现儿子对于体育运动比较感兴趣,就让儿子学乒乓,可练了一年,孩子还是长进不大,就让他跟父亲练习书法,一开始,全家进行了总动员,小辰也信誓旦旦,三个月后,家长宣布儿子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小辰同学在各个方面表现平平。
2.问题症结——家长只顾顺其自然不喜意志磨练
一些家长认为应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无忧无虑的童年,让自己的孩子开心第一。一些家长片面认识因材施教,认为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天赋有关,就想办法了解孩子的潜能,认为发现了孩子的潜能就能让孩子的学习突飞猛进,这就造成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只凭一时的兴致,只发三分钟的热,遇到麻烦的或难度大的事情就认为没有潜能,就可以逃避的散漫思想。
3、行动措施:
(1)耐心引导兴趣。家长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是成功的第一要素。但如果只根据孩子此时的兴趣来判断孩子的潜能,这是不科学的。更重要的是,兴趣是需要耐心引导的。孩子的潜能的发现,是需要经过多方摸索,才有可能发现,这是急躁不得,强求不得。家长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压力,影响他的学习兴趣和进取心。有个小迪同学,在出生后,妈妈有心让她听歌曲,培养乐感,她在幼儿园读大班时,妈妈让她认识钢琴、古筝等乐器,听听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在她对古筝的声音比较喜欢后,在她期盼下才买回古筝开始学习。开始练习,她很感兴趣,可一个月后,就热情降温。妈妈采取了许多办法,如鼓励她参加学校器乐演奏比赛等,鼓励她坚持练下去,她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2)着力培养意志力。爱迪生早就说过“天才是九十九分汗水加一分灵感”,单凭一时兴致,没有努力付出,哪怕天赋最好也是走不远的。例如,今年苏州市少工委组织的“苏苏州州”形象大使评选,获评“州州”的男孩是一名外来工的孩子,这个男孩刚来苏州时,普通话的发音都不标准,可在他的努力下,在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下,凭着他的毅力,闯过一关又一关,战胜了一些从小参加少年宫朗诵等培训的苏州城市孩子。
四、问题四——孩子平时散漫而考试紧张
1.案例简介
四年级学生小琼每次在期末考试等重要的考试前,总是很紧张,作业认真完成,也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复习,但成绩还是不够理想。而平时,她对学习比较漫不经心,作业比较马虎,写字姿势也不正确,数学常有做错或漏做情况。前后,思想和行为落差很大。
2.问题症结——家长该放手时不放,不该松手时早脱手。
这类孩子的家长平时对孩子不是管束很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但他们认为把握一个原则,考试成绩达到优秀,一切好商量,承认孩子的学习态度认真,反之,则进行严厉批评。他们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该出手时才出手。这话看似没错,关键是出手的时机和方向不对。心理实验表明:难度大的事情,目的动机越强,效果越差;难度小的事情,目的动机越大,效果越好。平时,忽视孩子一个细节培养,让最后却让孩子承受一个高难度的任务。
3.行动措施:
(1)平时在细节上顶真。观察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在细节处着手,针对他的行为制定好习惯培养计划。例如,培养认真做作业的习惯,有个孩子边看电视边做作业,桌子上堆满学具、玩具或零食,发现了错题,用橡皮胡乱擦一下,弄得手和本黑黑的。做完作业后,用品乱扔,一切等玩完再说。家长把他的这些不良习惯分解成一串小习惯,一个星期集中纠正一个,最后,等孩子把以上不良习惯彻底改正,再逐步培养孩子做完作业后,从头至尾逐—细致地检查一遍,然后—切用品归回原位,整齐有序、逐步提高作业质量等好习惯。
(2)正确对待考试结果。考试只是前一个阶段的总结反馈,如果家长对孩子平时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就不用在乎是什么重要的考试,就当是平时一次练习而已。如果平时对孩子的学习不大了解,考试卷就给你一次比较详细的说明,考得好,已经属于过去;考得不好,生气也于事无补。只有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分析,让孩子知道学习上的问题到底在什么地方,今后从何处努力。然后关注孩子平时的学习,才是明智之举。
所以,真正民主型的家长善于捕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和心灵轨迹,及时对孩子的各种问题采取科学与民主的教育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