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里中学 初二(2)班 唐正阳家长
儿子今年上初一,一次去学校开家长会,孩子的英语老师说:“你儿子真有趣,一有空就拿着课外书看,看的还是英文原著,有的连我们老师都看不懂。”我一听就知道儿子在学校看的是《哈里波特》的英文版,中文版的在小学已经看过很多遍了,故事情节可谓了如指掌,现在看英文版估计也是凭着对情节的记忆在阅读。回到家,我故意惊讶地说:“今天去学校见到你们英语老师了,他说你一直在看英文书籍。挺厉害的呀!”儿子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那有什么呀,我中文的《哈里波特》都看过多少遍了,现在看到英文的句子我也能想起讲的是什么。”我顺水推舟说:“你这个学习方法倒还真不错的。”这下儿子得意了,滔滔不绝地和我讲起他看英文《哈里波特》的感受来了。那叫一个神采飞扬,完全一个英语迷。可是,你又怎么会想到,就是这个孩子一年前还是对学习英语充满抵触情绪的。
小学三年级时儿子开始学习英语,当时我比较重视的,基本上每天都督促他听录音、默单词、背课文。孩子很听话,三四年级时都能按我的要求去做,英语成绩也不错,每次考试也都能得优秀,我认为我的方法是很有效的。到了六年级,我自认为孩子学习英语的习惯已经培养得不错了,再说孩子马上要进入中学,就决定放手让孩子自己学。没想到这个调皮鬼,一脱离的我的管束,马上原形毕路。英语老师找我告状:英语作业马虎,甚至拖拉或不做,课文背诵不到老师来催从不主动去背。我一听就急了,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好不容易等到放学,直接把儿子拉进了房间,先是“竹笋炒肉”,接着是“狂风暴雨”的轰炸:“你动不动脑筋的,这几天都干什么了,竟然作业都不做,一个班里能有几个像你这样的?还读什么书啊?你看,**的妈妈每天都去打麻将,**的学习多自觉。要是换作你,哼,我看连书包放哪都不知道了……”一开始,儿子低着头一边哭一边听着,突然,他扯起嗓子说:“反正你看别人都好的,就我最不好!我就不喜欢英语。”我震惊了,没想到儿子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我没有再说什么,径自走出了房间。
虽然平时我对儿子的管教很严,但在我心中,这个儿子还是很棒的,也有很多值得我骄傲的地方,为什么儿子不了解我的看法,竟会以为我是这样看他的呢?而且从今天爆发的情况看来,这样的想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静下心来,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出色的,我自然也不例外,对于孩子身上的优点我不是不知道,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应该具有的,从来不会因此去表扬,哪怕孩子考试得了满分,我也不会表现出过分的惊喜,反之,有失分的时候就会追根究底,自以为是在帮他分析问题,实际上免不了指责和埋怨。我每天都仿佛戴着放大镜一样寻找着儿子身上的缺点,甚至是可能导致缺点产生的蛛丝马迹,以便消灭于萌芽之中。儿子是懂事的,基本都能按我的要求去做,因此从内心说,我对这个儿子还是满意的。难道他不知道吗?仔细想想也是,儿子怎么可能知道我内心的想法?我们的对话基本上都是为了他某一个弱点寻找解决的办法,很少甚至几乎没有过是因为他做得好或取得好的成绩而表示过由衷的赞赏。他的耳中能听到的就是我对他不满的指责和对别家孩子的赞扬,他的心中也可能就因此认为我觉得别的孩子都好,只嫌他不好。
怎样让孩子知道他在我心目中也是很棒的呢?我不能突然改变我的方法,儿子是很敏感的,也会不适应。说来也巧,一天带着儿子一块到外面吃饭,同桌一位家长说:“我儿子一天到晚只想着看电视,英语成绩一塌糊涂,从来不背的,男孩子真是难管教,你家孩子挺好的吧,我看他很听你话的。”我还没开口,儿子低着头看了我一眼,我想:儿子长大了,爱面子了,他是怕我说出他的劣迹呢。于是我就来了个顺水推舟:“我儿子算是挺自觉的,电视很少看的,平时也能自己听录音,背课文什么的。”说完我故意看了儿子一眼,他低着头,虽然没什么反应,但心里一定是松了一口气,劣迹没暴露啊。意外的是从那天后,儿子竟然开了闹钟,每天早上起来读英语了。呵呵,臭小子,还真要面子,我表扬你这么一下,真拗上了,我心中不免窃喜。此后,我趁热打铁,每遇和人谈起孩子,我时刻提醒自己在别人面前尽量说他的好。渐渐地,我惊奇地发现,儿子正朝着我所说的好的一面努力着。
儿子念初一了,我担心他英语方面会旧病复法,第一天上学就和班主任进行了沟通,班主任给我分析了儿子这个年龄段的性格特点:“他们特别要面子了,这是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从心理发展角度说,中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时候,正处于“第二自我发现期”。自尊心非常敏感,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听了班主任的一席话,我明白了前面我的一些做法可以说是歪打正着,给足了儿子面子,满足了他的自尊心,怪不得变积极了呢。
巧的是儿子进入中学后被选上了英语课代表,这下,他的积极性更高了,现在,儿子几乎已经迷上了英语,因为在英语学习中他找到了自尊,享受了成功的快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此刻我不得不承认这句话的魅力。但我想补充的是,对于一个中学生,自我意识已经逐渐增强,他们迫切的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在公众场合的一次夸奖远胜于多次面对面的单独表扬。因此我们家长不但要夸,还要学会在别人面前夸,给孩子挣个“脸面”,让孩子在充分满足“自尊”的前提下学会“自强”。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吴江黎里中学 殷新毅
从英语老师那里得知,我班学生唐正阳在班级中经常看《哈里波特》的英文版。正值学校开家长会,于是邀请英语老师和唐正阳家长一起交流情况。从他家长口中得知他对英语的热爱还是有段曲折的过程,于是请求该学生家长写了一个教育孩子的案例。认真拜读这篇《孩子爱面子》的个案后,感慨颇多,也给了我深深的教育启示。
这则案例,正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好学生是夸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孩子的见闻也越来越广,思维也得到开阔,个性的凸现也越来越突出,加之家庭因素的影响,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留守的孩子也逐渐增多,使得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其实不然,喜欢听好话是人的一种普遍心理,是满足自尊心和虚荣心的一种表现,话说好了,能增进自信心,激励人不断进取。这更是教育孩子的最好办法,对于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绝不能“恨铁不成钢”,要坚持经常性地作细致耐心的思想转换工作。他们其实特别渴望得到赞赏,从而促进自信心的建立,教师的教育业要像唐正阳的家长那样,要特别善于用放大镜寻找他们身上的某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多讲“好话”,当他们有了一点点进步就及时予以表扬,这比板着面孔严词说教有效得多。
现在我们教育面临的问题是,学生的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我们教师也由于各项考核,紧紧抓住学生的分数不放,围绕分数这个中心点在展开我们的教育工作。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许多优点和潜力。学生有失分的时候我们就会追根究底,自以为是在帮他分析问题,当然也免不了指责和埋怨。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每天都仿佛戴着放大镜一样寻找着学生的缺点,甚至是可能导致缺点产生的蛛丝马迹,以便消灭于萌芽之中。学生们的耳中整天听到的就是我们对他们不满的指责和批评教育,有可能就事倍功半。从而导致学生厌学,甚至产生与老师敌对的情绪。看来我们的老师真的要改变一下我们的教育方法。
本学期我班新转来一名这样的学生,较懒惰,讨厌做作业,拖拉、潦草、错字连篇,本子破烂,作业时心不在焉、错误百出是经常的事情,数学课上回答的问题漏洞百出,常常令同学大笑不止。更糟的是,他特别贪吃。我发现他的这些缺点后,就免费给他补课,经常把他叫到办公室和我一起写。开始有点效果,可时间一长,放学时再也抓不到他的身影。找家长,家长也只顾做生意,对他不闻不问。
可是,几日下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使我无法放弃他,我决定再为这个孩子努力一把。这时,我受到唐正阳家长的《孩子爱面子》的启示——“孩子爱面子”,我决定试一试。我就在课上课下观察他的优点,哪怕极小的一点我都及时表扬他。如:一次读书笔记他写得较通顺、流露真情实感,我就在班级朗读了他的文章,并大力表扬。他美得腰板坐得直直的,还不停的看看同学。从这以后,他上课爱发言了,渐渐地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我还让他每天观察父母几点起床上货,几点收摊回家,他们每天都做些什么。一周后,我问他看到的情况,让他说说父母挣钱容易吗?在让他算算他每天花多少钱,怎么花的,使他认识到乱花钱的不对。之后,我经常注意他,只要他少花一点钱我都表扬他。渐渐的,他不再乱花钱了。我还注意到,每次做值日,别人都走了,他还把桌椅摆得整整齐齐,把垃圾倒掉,然后恭恭敬敬地和老师再见。学校举行运动会,他在场边拼命地为我们班队员加油,最后输了,他伤心的无语……为此,我把他的种种事迹,当典范进行大力宣扬,把他的照片贴上班级的“展现自我”栏目。就这样在我的不断夸奖、引导下,他开始慢慢地写作业了。潦草的字迹已变得干净整洁,现在已能主动的完成作业了,学习成绩也显著提高,也学会关心他人了。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学会了“夸”学生。除了口头语言表扬外,还要用细节表扬学生。例如,在与学生交谈时,凝视他们的眼睛,面带微笑,时而点头称赞,时而补充提问,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我们在关心他的话题,从而使学生谈起来更生动、更热情、更起劲。有时表扬学生并不一定要用语言,一个OK手势,或者轻轻抚摸学生的头、肩,都会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教育家们都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话一点都没错。在我任教的多年里,所有的经验告诉我,在批评声中,孩子们学会了自责;在表扬声中,孩子们学会了自信。只有自信的孩子,学习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只有自信的孩子,老师才会教得快乐,教得有滋味。学生们都喜欢听好话,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多夸夸你们的孩子吧!因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